在明朝嘉靖年间,要说那些残害忠良、贪赃枉法、为臣不忠的恶人,严嵩父子无疑是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。尤其是严嵩的儿子——严世蕃。他不仅风流成性,手握数不清的美人,且仅在他家中便养着27个娇妾,令人瞠目结舌。严世蕃的私生活极其奢靡,而他对权力的追逐也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。
《明史·奸臣传·严世蕃》记载了严世蕃的外貌,他肥头大耳,脖子粗短,还失去了一只眼睛。从国子监毕业后,他便直接依靠父亲严嵩的关系进入了官场。虽然外貌粗糙、身材不佳,甚至可以说相貌平平,但他却能够大胆拥有27房美妾,且能获得皇帝的宠信和信任,令人不禁想问:一个正经的官员家里是如何能负担起如此多的人的?
事实上,严世蕃在明朝几乎成了所有官员和百姓共同憎恨的对象,他的心狠手辣、阴险毒辣常常让人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。然而,在许多人眼中,他也有一个值得钦佩的特点,那便是从小就明确自己的目标。
展开剩余79%严世蕃早早便意识到,嘉靖皇帝喜好青词,所谓青词,指的是皇帝在祈福时呈递的辞章,不仅要求声律和谐,更要求华丽且充满典籍引述。而他父亲严嵩,正是以精通青词而在朝廷中有了“青词宰相”的美名。受到父亲的影响,严世蕃在国子监求学时便开始专心研究青词。凭借过目不忘的天赋,他迅速掌握了大量的经史典籍,青词的写作能力无人能及。
有传言说,正是由于严世蕃的这些才华,帮助他的父亲严嵩躲过了多次皇帝的刁难。正因为如此,严嵩能够稳坐首辅宝座长达二十年之久。严世蕃很清楚,嘉靖皇帝不仅聪明过人,还偏好专制与权威。为了保住父亲的权力,严世蕃明白,只要投其所好,循着皇帝的心意办事,便能顺利晋升,甚至使自己一飞冲天。于是,他在很年轻时就显露出自己独特的政治智慧,深得皇帝宠爱。
尽管他拥有过人的天赋,过着衣食无忧、荣华富贵的生活,但严世蕃的初衷却是错误的。为了追逐权力和荣华,他的目标不纯,最终也只会陷入虚幻的美梦中,走向失败。虽然严世蕃非常聪明,能够在朝堂上如鱼得水,他的心思总能精准揣摩嘉靖皇帝的心意,却最终未能逃脱悲剧的结局。
严世蕃之所以成为明朝的奸臣,最大的原因便是他擅长揣摩他人,尤其是机智过人的嘉靖皇帝。嘉靖皇帝总喜欢给朝廷下些怪异的命令,常让大臣们一头雾水。例如,他曾随口说过要“把贞字补进来”,所有在场的大臣都愣住了,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。然而,严世蕃却能立刻看出,皇帝所指的就是胡汝贞和赵贞吉两个名字中带有“贞”字的大臣。
还有一次,嘉靖皇帝向户部要钱,众人心知肚明,嘉靖帝沉迷道教并不关心国事,但只有严嵩与严世蕃能在第一时间响应,迅速准备好钱财,并为皇帝的纵情享乐找个“合适”的理由,顺便维护了皇帝的形象,显示出其“忧国忧民”的一面。
然而,随着严嵩父子的权力越来越大,嘉靖皇帝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威胁,决定恢复夏言的首辅职位,以牵制他们。夏言虽然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大臣,却也有软肋,他容易被感动。当他手握严嵩父子的所有罪证时,严世蕃便巧妙地与父亲一起到夏府,装作痛哭流涕,最终成功地获得了夏言的宽容与放行。
正如人们常说:“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,一是太阳,二是人心。”严世蕃无疑非常擅长看人心,他能够精准地分析出皇帝的思维,也因此在权力斗争中游刃有余。但他却用这些聪明才智来谋取个人私利,最终被他自己设下的陷阱所困,失去了生命。
严世蕃的聪明才智本可以帮助他成就一番伟业,但因为走上了不正之路,他终究败给了更加精明的徐阶。为了得到嘉靖帝的宠爱,他最终不择手段,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深渊。其实,严世蕃的人生是悲剧的。他从小天资聪慧,拥有无与伦比的记忆力和揣摩他人心思的能力。如果他生在一个家风清正的家庭,或许他的命运会大不相同,甚至可能会为大明百姓做出贡献。
然而,由于有一个权臣之父,他从小便受到不正当影响,没有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和引导。这使得他早早地走上了与别人相悖的道路,最终带着满身污点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线上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